咖啡寄送方式 -滿千免運
1.郵局寄送
2.全家.7-11店到店取貨

與我們聯絡:寫 e-mail : wctsou@yahoo.com.tw
行動電話:0911-900237 鄒文進
LINE ID : wctsou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電影情懷總是詩~布拉格的春天


今晚早點送了孩子們上床睡覺,但腦中思緒紛飛,我想起自己爽快的答應了好友的邀約,12月去馬來西亞"視察市場",(其實就是去吃喝放空,享受40歲及給自己從職場及學校畢業的禮物~),在網路上找旅遊資料時,電影"布拉格的春天"主題曲便一直迴旋在腦中,似乎提醒自己其實最想去旅行的地方應該是~捷克的布拉格啊!
這是1988年的片子,根據原著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改編,(網路上應該還找的到劇情簡介)在20年前就頗具爭議,片長有點久,好像超過2個小時,是探討人們內心情感極微妙深入的電影~記得劇的許多對白和整個劇情的演變,都極富深意,整部電影的氛圍讓我真的有點衝動想嫁外國人啊!(當時真的好傻好天真啊!)咦怎麼這句話有點耳熟~
有趣的是~這麼多年過去,透過曾印記在我心中電影的音樂,我竟然記得當時心裡底層的悸動,再舉一例音樂對人的影響例子:娘家中的外甥練琴正彈到小奏鳴曲的其中一首,(這首曲子因為當時要參加比賽我至少彈了百來遍吧!)前些日子回去聽到樓上的琴聲一下地,便讓我的大腦開始搜尋了近30年前學鋼琴的記憶,於是請外甥把琴譜給我,手癢的彈了,剛開始生疏,幾遍之後便流暢了起來,哈!這二例應可印證人類的大腦比宇宙還大吧!
腦中還有很多關於懷舊電影和音樂美好的記憶,例(遠離非洲 似曾相識 007電影 親親表妹 窗外有藍天 墨利斯的情人 意外的旅客 發暈 情比姊妹深 教會..),讓我想起我的學生生活原來也是很天真爛漫寫意的呢!
真糟糕!好像有此一說~人上了年紀便開始懷舊啊!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給William的一封信


今午收到William溫暖問候的信,他是我10幾年前剛進職場認識的好客戶,不管是換工作或者重回學校當學生,我們一直保持著聯繫,(今年7月他赴美修習,即將在明年完成博士學位),在回信給他時,我寫下了小店經營近況,同時也寫下了自己的心聲~

----------------------------------------------------------------------------
Dear William:

收到你的信真開心!
時間也過得很快
轉眼間開店已半年了呢!
我從七月就離開職場
店務開始時的確也經歷慘淡經營的階段
不過我告訴自己盡量保持這樣的心情~
有客人時固然歡欣鼓舞
沒客人時也要坐看雲起談笑自若
因為總算踏出築夢人生的第一步
有荊棘才有進步啊!
店真的很小
但是藏著很多真實的生活色彩
我們有時全家在店裡一起吃飯 客人來時大人聊大人的 小孩吵吵鬧鬧
或者我和老公討論店裡瑣碎事務 孩子的教養或是客人的喜好
進了新豆時便煮杯新鮮咖啡嚐試味道 做了新口味的餅乾便請常客試吃當作是販售的參考
星期六日親朋好友也常在這小店當同樂會的聚集,天南地北的聊著...
當然不可避免的,相處時間長了,我們偶爾也會起”全天下家庭”都會有的口角…
但不管是感覺開心 平靜 愉悅 或是失落 沮喪都是為著這個小店
心裡真有一種”充實”和”榮耀”的風景啊!
還沒機會好好謝謝你在論文完成前的指導呢!
真心期待你的到來
也祝福你一切順心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村上春樹之見解

我們在學校學到的最重要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學校學不到的>這樣的真理~by村上春樹

看了不禁莞爾,好像繞口令般的詞句,卻隱藏了大部分的事實,我喜歡和學校一起共同學習的同學和老師相處,卻很少喜歡上過的學校課程(除了93年在世新學的300個小時烘焙課程),我不禁想到孩子們花了六年在小學階段,平日上課時間比與父母相處時間還長,加上通勤 寫作業(好像把工作帶回來加班),學才藝,有的因父母雙薪還需待在安親班...
小學生生活還真像一個忙碌的上班族,到中學6年要加上補習及上輔導課的時間,大學之後則離家,社團交友及尋找自我..這樣算下來可以和孩子好好相處的時間應該是六歲以前吧~
心中一直有種聲音要我心思轉向家庭,送孩子出門,接送回家,處理他們吃喝拉撒,吵鬧等大小事,每晚我們躺在床上,說著故事天馬行空的聊著,我珍惜著這樣的相處時間,因為一轉眼他們就長大離開我們的視線,只剩下"目送"孩子的思念啊!
腦中想起李宗盛所唱所寫的歌,但願我也能給他們一個像天堂溫暖舒適的家,成為孩子永遠最想回來依靠的地方...
----------------------------------------------------------------------------------

養幾個孩子是我人生的願望

我喜歡他們圍繞在我身旁

如果這紛亂的世界讓我沮喪

我就去看看他們眼中的光芒總有一天我會越來越忙

還好孩子總是給我希望看著他們一天一天成長

我真的忍不住要把夢想對他講

*總在他們的身上 看到自己過去的模樣 對自己 對人生 對未來的渴望

#他們是我的希望 讓我有繼續的力量 他們是未來的希望

所有的孩子都一樣 他們是未來的希望 但願我能給他一個最像天堂的地方

依稀記得他們出生時的模樣 我和太太眼裡泛著淚光雖然他長得和我不是很像 

但是朋友都說他比我漂亮

毫無意外我真的越來越忙

還好孩子總是給我希望
如果能夠陪著他們一起成長

生命裡就算失去一些別的又怎麼樣

雖然我難免還是會想 這樣的歌很少人會欣賞

這一首歌無關兒女情長 只獻給我家那兩個可愛的姑娘

他們在我心裡最柔軟的地方 雖然我總是身在遠方我生命裡美好的一切願與他們分享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指導教授建言之二

沒想到我的前幾篇文~"指導教授建言"有朋友告知說她(情況跟我當時一樣,工作 家庭 學業三頭燒)也正為寫論文之事困擾著,所以我把另一篇有FU的信找出~這是在畢業前3個月老師寫給我的信~
記得那個周末是因為公司有未完成的事需要趕工,所以跟教授改了meeting時間,結果換來的是另一封充滿肅殺及無奈的信~
二年的時間不長也不短,日子過得很挫折也很辛苦,有一陣子晚上我必須喝掉半瓶酒才能睡著,但我很慶幸自己是在不惑之年去經歷這樣的生活,現在的我更懂得用EQ處理情緒問題,也用知識及經驗讓自己有足夠的判斷力去解決身邊發生的大小事,其實多唸了點書也沒加薪和升官,主要是學習坦然面對壓力,在論文寫出來之前,身心經歷了許多情緒~軟弱 無助 驚恐 徬徨 懷疑或是不安,任何時刻不管是深夜或是白天都得坦誠的面對自己的過程,有點進度了便欣喜若狂,無解停滯不前時便倦怠不安,還真的很像談戀愛呢!
祝福好友淑的朋友順利畢業喔!
---------------------------------------------------------------
這是老師在今年3月寫的第X封信~
喔!(這個字是開頭!看了會打冷顫的吧!)
那妳覺得你的論文進度還OK吧!
二月份與三月份你覺得花多少時間與體力在上面,有使出你的全力嗎?已經盡力了嗎?
如果都是yes,那其實有沒有meeting不是很重要
如果是no,那其實有沒有meeting也不是很重要
我要說的是,我觀察很多次喔,我要說直接一點,
論文沒有進度的話,多半是自己造成的 input->output,
若覺得output不好多半是input造成的
若週六要帶小孩很正常也OK,但是請記住 妳的週六沒有幾次了,
我要提醒的就是這樣,我還是要說一次,妳不願意我更不想好嗎,
再這樣下去我仍然無法確定你的畢業日期
請記住你的進度(也問問自己看了多少key paper),
我不是很在意很多篇,但是沒寫好,
我就會要求要看很多篇 本週六與週日 請先回覆我妳承諾的工作事項再請假 !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生命不會在昨日佇足


近日對於"大學生聽演講睡一片"及"虐兒"新聞讓我有很深的感觸,身為人母看到台灣社會對孩子從小就被指定的期望,不明事理的快步的跑,到了大學才放肆過"童年"的生活,又或者因世事壓力不順遂(或是沒有任何理由)就把孩子當成是人肉沙包來發洩的父母或親人,我感到無盡的悲哀也同樣為這二種孩子的人生感到無奈,慶幸自己有了深切的信仰得以仰望及依靠~
紀伯倫(先知)的"孩子論"讓我在這種光怪陸離的社會,提醒自己不悖偏離為人父母的"正道"啊!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本身充滿渴望的兒女

他們經由你來到這個世界

但他們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

但不是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他們的身體住在你的屋裡

但他們的靈魂並不

因為

他們的靈魂居住在明日之屋

甚至在夢中你也無法前去探訪

你可以盡力讓自己變得像他們

但是不要使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流

也不會在昨日佇足

你是弓

經由你射出子女的生命之箭

神箭手瞄向無窮遠的標的

以祂的神力將你拉彎

把箭射得又快又遠

任那神箭手將你彎滿那是一種真正的喜悅 

因為一如祂喜愛飛快的箭

祂也同樣喜愛沉穩的弓(齊若蘭譯)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公休公告:名流湯村一遊


為了慶祝小店撐過開店辛苦的前半年~我們決定明天(11/18.19)去金山的名流湯村住上一晚,這是今年5月在旅展失心瘋刷了卡其中一間戰利品,(另有谷野會館二晚,淡水紅樓餐卷,南投及宜蘭的飯店住宿卷...),我強烈體認到人在心情沮喪時只能安靜的躲在家睡覺或是上跑步機發洩,千萬不要帶卡出門啊!

總之~我們要帶著孩子去享受溫暖的泡湯和吃懷石料理,感謝老天給我們這樣一個美好的天氣和心情!順道一提我推薦看這個部落客的網站http://tw.myblog.yahoo.com/shin-127,無事時可以好好點閱神遊一番!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指導教授的建言

現在回想起那段高壓的的學生生活,感覺好像一場夢,偶爾我會想起我的指導教授,想起他幽幽的告誡我的話,(事實上對我後來的生活及工作都有些影響)雖然他和我同年紀,但他好像是老人與小孩同體的心靈(他看漫畫也看關於古文明的書),看起來像宅男但也愛好旅行,是個有點讓人捉摸不定的"年輕教授",他很常寫信給我們這些學生,(二年至少寫了10幾封吧!)第一封他寫給我的信是在我被他”說教”了一大頓後寫的,猶記得看了那封信我大概腦袋放空了一星期,感覺赤裸裸被人看穿,每天晚上只能喝酒買醉來撫平情緒啊!那二年心情起伏很大,感覺痛苦也感覺快樂,感覺倦怠也感覺有希望,雖日子過得充實,但年紀大了的確不適合心情每天像坐雲霄飛車啊!
祝福即將口考的同學們順利通過ㄟ~拿到畢業證書的感覺真的很棒啊!
這是我指導教授寫給我們的其中一封,我覺得很有FU,給大家瞧瞧!
各位好 很快你們已經二年級囉,很快暑假也結束了,有無進度自己最清楚,當研究生不是僅完成論文而已,我更在意的是你們完成論文的過程,這當中包括: 妳是一個有計畫的人嗎? 妳是一個遇到問題可以找出方法克服的人嗎? 妳有足夠的抗壓能力嗎? 妳的簡報技巧是否足夠? 妳很清楚妳的研究目標是什麼嗎?妳完成研究的態度又是什麼? 如果上面有些問題,妳有自信的回答yes,那恭喜你囉,但請保持謙虛的態度;若不是,請勉勵自己再加油囉。
開學第一週的報告,你們真的認為結束了嗎?你們認為簡報結束代表的是什麼?你們有認知到自己的不足在哪些?妳又打算如何補救? 這些問題才是我要你們簡報的目的,我請你們簡報的目的就是要打造一面鏡子,讓妳看看妳自己目前的狀態,不足的人請加倍加油(要確實做到),進度OK的人請更上一層樓(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會有成長的可能) 我自己當過研究生,現在回想才知道研究生的生涯其實很短,你們算算不到一年(應該只有六個月),可以學多少請加緊把握。在職生請珍惜這段日子,一般生請強化你日後的競爭能力。 就這樣囉 順心

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開箱文三~南瓜燕麥芋泥派


這星期店裡有點忙,但心裡一直惦記著要把做甜點這件事變成一個習慣,所以又開心的做了一個南瓜派,原本只想把300克的南瓜泥"處理"掉,(想簡單做濃湯)後來竟演變成一個8吋的派,想來不禁覺得自己真是喜歡亂來,把一件簡單的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我喜歡樸實的派,所以上網找了關於南瓜派的食譜,家中沒有現成的派皮,所以就切了奶油或了麵粉和糖做了派皮,又因為南瓜泥的量不夠,所以又隨手加了燕麥茴香粉和薑汁,嫌味道不夠又加了黑糖,
最後還異想天開加了芋泥餡~出爐時咕比興高采烈的叫著他一定要吃,但這小子只咬了半口便溜開了,問他為什麼不吃完,他居然說:這應該是大人吃的???(意指難吃不合口味啦!)
嗯~下次有南瓜泥一定乖乖做成濃湯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圖為:網路圖片
今天風和日麗,一如往常的我起床梳洗,做著慣性動作~洗衣 準備早餐 採買 曬衣服 整理家務 做午餐,然後帶著孩子到店裡與正在店裡忙碌的老公用餐,小孩依舊吵鬧辯舌,我看著外頭的綠意,不禁"感恩"上帝,是何等的恩賜,我得以擁有這一切~
已經11月,白天我們穿著薄衣卻不覺得冷,晚上不用吹冷氣,自然的涼意讓我們夜夜好眠,便宜大碗的冷熱冰品隨我們的心意添上各種酸甜滋味,街頭巷尾的各式小吃任選,超商的大門24小時溫暖人們空虛的腦袋和胃,100多台的電視節目可暫時讓孤單寂寞卸下,便捷的交通只要有閒便可載著一直想外出旅行的心和陽光或驟雨或烏雲同行.....
午後我因一直掛心在醫院照顧二伯的二嫂,所以帶孩子去了醫院,很巧的竹圍馬偕正整修後棟的大樓,牆上掛了許多從聖經而出睿智的話,但令我眼前一亮的是西賽羅Cicero的話~這正與我今天的心情不謀而合啊!
"感恩不單是最偉大的德行,更是眾德行的父母~" by西賽羅Cicero
晚上和二嫂及孩子看了大稻埕碼頭的美麗煙火(住台北這麼久這可是第一次)
絢爛奪目的美麗煙火在天空恣意綻放著,我們歡呼,張口大笑,快樂的拍手,真心期待著下一幕的精采夜空..很神奇的是有那麼一刻我好像窺瞥到了永恆....
我想起西賽羅的另一句有名諺語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伴著夜晚徐徐吹來的涼風,我們輕鬆滿足,嘴角帶了笑意,進了超商買零食,在一家好吃的滷味攤停下回到溫暖的家,洗了澡,破例的多吃了消夜,孩子七嘴八舌的告訴父親今天發生的事,帶著濃厚的倦意,進入夢鄉...
總之~今天是個適合感恩的日子!

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工商時間:米璐咖啡新品~

先說明這絕對不是幫廠商做免費廣告~
這個德國原裝進口的品名叫《TEEKANNE》恬康樂幽香綜合植草茶,在前年的飲料展上,老公無意間買回(因廠商促銷買一送一啦),覺得包裝不錯,上頭又有網球明星葛拉芙的"笑"像,沒想到自己一喝成主顧,台灣有點規模的超市都買的到,(但是價格不優),因小店常有人詢問是否有賣其他飲品,又加上自己已喝過百杯以上,(我最愛喝薄荷口味,感冒喉嚨痛或冬天喝最有幸福的感覺啊!)所以就進貨了一些,服務少數有需求的客人(畢竟小店還是以專業烘焙咖啡為主啊!)
這款茶喝起來會讓人有"心情放輕鬆"的感覺~大力推薦喔!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開箱文二~葡萄司康

圖為:葡萄司康
"島津睦子"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日本甜點作家,因為它的配方我試做感覺是"不藏私",成功率高
材料又簡單,(有些甜點名人的配方糖跟奶油的比例高的嚇人),這個葡萄司康是我用它原味英式司康的配方稍做調整(沒加上泡打粉)加上浸過蘭姆酒的葡萄乾,所以蓬鬆程度較差,再加上司康模較大,所以烤出來有點介於美式餅乾和正統的英式Scone的厚度,但風味不減,我喜歡配著Fortnum & Mason茶的QUEEN ANNE(我喝起來有有點類似伯爵茶和英國早餐茶中間的風味),無論是憂慮的星期一,有陽光的午後,下著暴雨的晚上...心情好或不好,都非常適合來上一份的樸實點心
外一章我喜歡好友們到各個國家時會貼心帶著當地的茶品回來送我的心意,雖然做的是咖啡生意,但我對"茶"也有著不下於咖啡的喜好呢!

也是開"箱"文~檸檬馬芬


此為好友的女兒SARA~是個非常棒的小幫手

家中的烘王烤箱因這幾年的荒廢,這幾日重新開啟時我感覺到上下火溫度已有點不聽使喚,我自私的希望使用它時仍能如同往昔般的順暢(我想起這種"FU"很像是久別重逢的親人,見面時有點侷促不安,又渴望對方能夠了解自己的感覺),但上過甜點課的老師都提過每台烤箱都有它的脾氣(每台烤箱溫度不一),唯一的法則就是不斷的嘗試直到摸順它,第一次開箱我想先選較簡單的,材料剛好也有的來試試,剛好家中檸檬過量,我隨手選了一本食譜試做"檸檬馬芬"成品如上,顏色烤的不錯,至少樣子有80分,本想幫裏頭的組織再拍一張,但來不及拍都進到兒童排的肚子啦!

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孩子的自信

這二天常聽到身邊的媽媽們為了孩子的教養困擾,我找出了一篇很久以前看過的文章,拾人牙慧
這篇的重點剛好跟前陣子補習班"吞火"事件可以做個對照,還有"自我感覺良好"似乎也是自信很重要的因素,寫的中肯又淺顯易懂,有需要的媽媽們歡迎打包帶回家喔!

孩子的自信 本篇文章原刊登於《康健雜誌》52期(2003/03/01)
-------------------------------------------------------------------------------------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該如何協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接納自己的獨特性、對自己有信心?
你大概很熟悉這個情景:擁擠的公園遊樂場,女兒正預備從溜滑梯上溜下來,卻被另外兩個孩子擠開,她不知所措地愣在那?;沙坑?,兒子一轉身,小鏟子被別的小朋友拿走了,他眼帶憤怒、責難,卻開始向你求救。
你即使再講求禮讓美德,也不免暗自希望自己的孩子據理力爭,甚至寧願他負人,也不願他被人欺。你開始懷疑,「為什麼我女兒那麼沒自信,連對這矮她半個頭的小孩都沒輒?」「為什麼我兒子那麼畏縮,不能理直氣壯地自己去把玩具搶回來?」你擔心,三歲時無助的眼看自己的玩具被搶走,到30歲會不會把大好的工作機會拱手讓人?
你的孩子真的需要這種強悍地把別人推開的自我中心特質,才能在漫漫人生中有所斬獲?這就是所謂的「自信」?
真假自信
德國的心理學家、教育學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在人生旅途上只顧推開別人勇往直前的人,或許能擁有一份人人稱羨的事業、一輛賓士車、存款、股票足夠用到下輩子,但這些外在的成就並不等於自信。這樣的人愛吹噓,表現出掌控大局的氣勢,實際上卻經常不滿足,有錯總怪罪別人。這是一種虛假的自信。
德國的專家們認為有真正自信的人,能自我反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而且承認自己的錯誤,心口如一,因此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他堅持自我,能在重大時刻(不論涉及家庭、工作或人際關係),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決定。他討人喜歡,很少陷入恐懼,不訴諸暴力,不易上癮。他能享受人生和人生中的出其不意。
「自信的形成需要內在和外在的安全感,」德國海德堡兒童?青少年心理分析治療師荷柏格(Renate Hoerburger)表示。自信不僅代表深信自己能充分發揮,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滿意,同時也需要被周遭的人接納,希望別人尊重和肯定自己的成就。當一個人的自我觀感和別人對他的印象沒有衝突時,自信就油然而生。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該如何協助孩子辨識自己的能力、接納自己的獨特性、對自己有信心?德國的發展心理學家、教育工作者、行為生物學家都一致建議,要讓孩子自信、快樂的成長,同理心、清楚的界限、挑戰三大原則缺一不可。當然,父母不可能、也沒必要每天都戰戰兢兢的恪遵這三大原則。重要的是,這三大原則在每天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同理心——親子關係的基石
人類辨識自己的第一面「鏡子」,就是他的父母。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嬰兒就從父母的臉龐和反應上,辨認出自己,心理學家稱之為「反映」。孩子發出「ㄅㄦㄅㄦ」的聲音,就回以「ㄅㄦㄅㄦ」;孩子咧開嘴,就報以笑容;孩子感覺孤單,就把他抱起來安慰他,感覺無聊,就逗他玩、讓他高興,餓了,就餵他。孩子慢慢從這些互動中學到「我很有價值,如果我很無聊、餓了,有人會來照顧我。」
嬰兒透過和父母的親密接觸,開始認識周遭環境,學習表達自己。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以同理心去傾聽、觀察嬰兒的需求,感受他的感覺,並適當的回應,就能教導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並主動表達。透過不斷重覆、可預期的互動,孩子(即使還在襁褓中)感受到父母的愛,感受到父母很希望了解自己。建立了這層信任,孩子就知道自己有能力表達感覺,而且能讓自己的需求獲得滿足。這是一種很好的感覺。
躺在搖籃中的寶寶哭了,是需要安靜?是害怕?還是希望被抱起來?是尿布濕了?累了?還是真的餓了?如果這些需求沒有被適當的反映出來,或者成人做出一種嬰兒不能理解的反應,嬰兒對自我的認識就會扭曲。「試想,如果每次哭叫,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被塞進母親的乳頭或奶瓶、奶嘴,小嬰兒就在懷疑中學到,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可以『吃』來回應,」德國弗萊堡大學的行為生物學家郝斯娜柏(Gabriele Haug-Schnabel)提醒。
當然,孩子的需求和大人的需求不一定時時相符,但是為求得片刻安寧而塞住他嘴巴,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郝斯娜柏建議,父母只要聽從自己的同理心、花點時間,就能了解孩子的「語言」,並幫助他表達自己。因為「兒童發展的每一大步,不會憑空而來,是植基於每一天的練習,」她強調,父母的日常行為和活動,足以影響孩子的期望、經驗、情緒。
明確的界限——聰明父母的秘密 孩子成長到兩歲,自我漸漸成形,開始挑戰成人的權威。透過不斷問問題、主動密集的衝撞既訂的規則及體驗其後果、挑釁大人的反應,孩子才能找出那個年齡典型的行為空間。德國立科堡的教育顧問柏華格(Hans Berwanger)表示,他需要「父母定出界限」那種「爸爸媽媽最偉大」的感覺。他需要知道大人眼中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底線到哪裡。
這個答案要具體簡明。不論是擴大他活動空間的「可以」,或明確的禁令「不可以」,都必須前後一貫。只有設定一貫的、清楚的界限,才能幫助孩子適應他周遭的環境,而且提供一種「有些規定永遠必須遵守」的安全感。
每個兩歲小孩都覺得按鈕打開爸爸的CD音響夾再關上是一大樂趣。如果有一天爸爸大吼禁止,隔一天卻又只在一旁搖頭嘆氣,孩子就會懷疑,「他到底讓不讓我玩?」結果反而導致孩子不斷的開開關關,直到他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為止。柏華格表示,其實不需輕打小孩手指(以示處罰)、不須爭吵也不須吼叫,只要簡短、堅定的「不可以」三個字,加上一句解釋的話就足夠了。如果孩子不理解或沒有行動,就直接把他抱走。必要時,每天都做同樣的動作。
父母設下清楚且一貫的界限,同時也傳遞了大社會的規範和法令。在家庭中的約定愈清楚、愈可預期,孩子日後進入幼稚園、學校、職場,就愈有自信和他人相處。他會因為想多了解、積極參與,而主動去找界限、結果、原因,柏華格認為這種透過體驗得來的「理解」,不但提供安全感,也能保護孩子對抗無助感。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平衡點的拿捏。設定界限並一以貫之,更是對父母本身性格、理念、自信的一大考驗。不但要收,同時也要放,容許孩子實驗的行為空間。父母如果連一點小事都不讓步,也陷入另一種極端。設定界限沒有標準答案,但如果父母愈有自信,面對孩子就能愈清楚、明確。
挑戰——我「做」故我在
「我自己!」大概是小小孩最常用的三個字了。父母應尊重孩子的這個意願,並且協助他在所有可能的方式中,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的,藉以學習自己做決定,同時採取行動。
父母最擔心孩子會受傷,尤其在運動玩耍時。「別絆倒了!」「小心別摔跤!」「你這樣會撞到,很痛喔!」父母總是先預期那個最嚴重的後果會發生,這層擔憂反而讓孩子不確定,結果真的摔了一跤。行為生物學家郝斯娜柏在她的新書《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中,苦口婆心地請父母克制自己的憂懼,「先提醒危險所在,然後提供解決方法,只在孩子的行為太過冒險時才插手介入。」重要的是提醒孩子:「這裡很滑喔!」「注意!有塊大石頭!」「慢點!這裡很陡!」但把決定權留給孩子。這樣會讓他更有自信、更安全地適應變動的世界。
自己嘗試過的經驗、自己主導的發現都能促進孩子發展,而且這種方式不用花一毛錢。當然,大人可以做得更快、更好。但等待是值得的。
看一個四歲的小孩削紅蘿蔔、拼裝電動火車軌道,父母可能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忍住不插手。但對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拿把小刀在手上,而是他覺得自己長大了、很棒、很有用,因為他可以大聲宣稱「今天我煮飯了!」在那等待、焦急的五分鐘裡,孩子可能經歷兩段軌道兜不起來的挫折,以及終於完成的那份喜悅。
孩子需要感覺到,自己創造了一些事,在過程中發揮了一些影響,尤其是那種剛開始看起來很不容易的情況。他必須先考量,「我要採取的那種方式會產生什麼效果。」這個方式就是自己找的、試過的,必要時還可以再複製一次。然後他就會一直記得這個成功的經驗。孩子會擁有一種很好的感覺:「我參與了好多事,我還想再去體驗新的事物,而且別人也會把我當成夥伴,我有貢獻,有影響力,我知道怎樣找人幫忙,我很棒。」
但所謂的挑戰並非意味父母強加給孩子新的挑戰,揠苗助長只會埋沒真正的興趣。郝斯娜柏勸告父母不要急躁,不要硬把孩子往某個方向拉扯,要有耐性和注意孩子的反應。「只因為你懷疑你的四歲孩子還不會畫畫,便每天硬塞給他一張紙和彩色筆,是沒有用的,」郝斯娜柏指出,有些孩子喜歡在腦中畫,有些喜歡講故事或堆積木。「刺激孩子代表支持他的各種活動,而非硬塞給他一些東西,每個孩子都能發展出自己的想法,大人只要耐心等待。」
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期望增加孩子的負擔。父母需要的,就是對孩子自我發展能力的信任。孩子能感受到這份信任,就更有自信,就更清楚知道「我很好,我沒有問題,這就是我,」就能很自在、快樂的成長。這就是德國專家們異口同聲,呼籲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的自信。
帶著這份自信重回沙坑,重點就不在於你的孩子有沒有搶回那把小鏟子,而在於他如何面對因此而產生的內在情緒改變,而採取一種他認為妥當的態度或行為來因應。也許,德國的教養哲學、風格、方式存在著文化和個別差異,但是卻提供台灣父母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考和反省。